歷史性 人本性 企業文化關注的中心,在于對企業中人的因素的管理與激發,雖然如此做的終極目標在于企業價值的順利實現,但這并不妨礙企業以開發人的潛能為切入點的管理模式為企業帶來的巨大張力。當衣、食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人們需要滿足交流的需要、給予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個人價值實現的需要等等。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歷時最長的時間與空間都是用于職業生涯的,所以,企業的成長與發展需求與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需求在企業文化這個層面達到了完美的契合。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著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業的潛力,尊重和重視人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復雜性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企業都在特定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歷史階段、發展程度,以及本身固有的文化積淀都不相同。成功是不能復制的,企業文化也同樣不能拷貝。把別人成功的企業文化照搬照抄教條行事,或者如趙括談兵一樣將優秀的企業文化奉為金科玉律,試圖找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最終只會害了企業。 動態性 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在一定時期之內的相對穩定性。隨著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生存環境的變化,企業文化也隨之發生改變。有一種說法叫做“呈螺旋式上升狀”,這其實是一種理想狀態下優秀的企業文化的發展態勢。僵化的、落后的企業文化也在運動,只是在企業內部的沒有經過合理的梳理、整合與提煉的文化因素沒有形成良性體系,各種文化因素的沖突正在進行量變的積累。一個優秀的企業的文化體系建成之后,就會顯示其對外部因素以及新生文化因子強大的吸收力、包容力、與消化力,形成動態開放的系統。 有機性 企業文化是一個整體有機系統,企業文化的各個構成要素以一定的結構形式排列,各個要素相對獨立,各司其職。同時,企業文化又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嚴密有序的有機結合體,由企業內互相聯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不同層次、不同部分結合而成。企業文化既然以企業價值實現為最終目標,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業的戰略規劃;既然以人為本,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人力資源開發;既然是一種管理方法,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業的管理制度……可以說,企業文化今天之所以被管理界推崇備至,與它的這一性質不無關系。 |